跳到主要內容

《巷仔內有啥,咱來斟酌看》2025年校園藝術扎根成果展

時間
2025 / 12 / 02 - 2025 / 12 / 28
地點
本館四樓文化沙龍
費用
全票NT 50元 | 團體票NT 35元 | 優待票NT 25元 | 嘉義市民免費參觀

本展為嘉義市立美術館2025年校園藝術扎根計畫之學生創作成果展。

今年度的主題《巷仔內有啥,咱來斟酌看》( Hāng-á-lāi ū siánn, lán lâi tsim-tsiok khuànn ),以「轉換視角」為核心。由五位中南部青年藝術家帶領嘉義五所學校的學生,以嶄新的視角與方法出發,重新觀看與理解嘉義這座城市,覺察那些「可見卻未被察覺」的日常風景與故事,學生們運用不同的材質肌理與創作方法,延伸出對家鄉的感知與想像。
 

此次展覽可以看到北園國小學生們將校園遊戲空間的記憶做成寶物,收藏在百寶盒中;崇文國小學生以嘉義街區與自己房間的樣貌,創作出獨特的窗景盒;精忠國小透過觀察家鄉巷弄,透過不織布與毛根創作出一幅幅嘉義風景畫;大業實中學生則為生活在城市的鳥類編織鳥巢;東吳高職學生蒐集嘉義街道聲音,將其轉化為聲音拼貼與圖像作品。
 

嘉義市立美術館推行校園藝術扎根計畫已邁入第六年。課程主題從美術典藏、嘉義歷史、當代生活,延伸至城市記憶。藝術家們帶領師生從生活的城市出發,用全新的方法與視角認識這座熟悉的城市。透過展覽中的學生們的創作成果,一起重新發現與感受隱藏於日常背後的嘉義。



-------

參與學校:
嘉義市北園國民小學  天使寶貝班
嘉義市崇文國民小學  四年六班
嘉義市精忠國民小學  四年甲班
嘉義市立大業實驗國民中學  802班
東吳高級工業家事職業學校  多媒體技術科二年乙班

藝術家講師:楊婕妤、張卉欣、徐均育、陳珈汝、劉芳一

 
課程介紹
IMG_1783楊婕妤 x 北園國小—「琳瑯滿目百寶盒」
 
「琳瑯滿目百寶盒」 楊婕妤 x 北園國小

以〈琳瑯山閣〉、〈庭前所見〉兩幅畫為靈感,藝術家楊婕妤帶領北園國小天使寶貝班的學生們以黏土與影像紀錄下學校內的遊戲空間,並製作出如庭院中的奇石與植栽的收藏小物,並以透明片繪製、堆疊出一幅幅北園國小的日常風景畫。
IMG_1300張卉欣 x 崇文國小—「窗景盒子」
 
「窗景盒子」 張卉欣 x 崇文國小

藝術家張卉欣帶領學生們仔細觀察校園環境、觸摸材質紋路,透過拓印將這些細節記錄下來。學生以感官體驗與新的觀察視角重新認識熟悉的日常。向外以成仁街為場域探索構成建築與街道的元素與材質,向內則關注自己的私人空間,將內心情感與想法透過文字與圖像記錄在盒子裡,打造出屬於自己的小宇宙。
IMG_1388 徐均育 x 精忠國小—「歡迎來到我的巷子」
 
「歡迎來到我的巷子」 徐均育 x 精忠國小
 

藝術家徐均育透過課程讓學生運用五感重新感受熟悉的日常環境,打開嗅覺、聽覺與觸覺,去發現那些屬於巷子裡的專屬記憶。學生們從自己的家出發,用相機記錄巷弄裡的景色與象徵物。再利用賽璐璐片將畫面分為前景、中景與後景,製作出層次分明的草圖,並以不織布拼貼出屬於自己的「巷內風景」。最後,再用毛根為畫面加上可愛的邊框,讓一幅幅充滿想像與溫度的巷弄故事立體呈現。

 
IMG_1612陳珈汝 x 大業實中—「從鳥巢看自然與城市的距離」
 
「從鳥巢看自然與城市的距離」 陳珈汝 x 大業實中

藝術家陳珈汝帶領學生從嘉義市區的鳥類生態出發,認識自然環境與城市發展之間的關聯。學生們在校園裡尋找鳥巢的蹤跡,觀察鳥兒在城市中如何找到安身之處,並前往「八掌溪流域」進行生態觀察與纖維撿拾。學生們運用從家中、校園與嘉義街道上撿拾到的自然與人工纖維——塑膠繩、蔬果網套、童軍繩、吸管、樹枝等,為生活在城市中的鳥兒築起一座座新家。
P1136220劉芳一 x 東吳高職—「只存在聲音的街道」
 
「只存在聲音的街道」 劉芳一 x 東吳高職

藝術家劉芳一帶領學生們從教室出發,用耳朵重新認識熟悉的日常。學生們閉上眼睛,仔細辨識校園裡聲音來源、方向與質地,感受聲響所帶來的情緒與氛圍。接著,學生們以手機紀錄下生活中的聲音片段,並透過聲音剪輯技術,將採集到的環境音重新拆解、拼貼、變化,剪接成如夢境般的音景。最後,再以電腦繪圖的方式,將聲音轉化為視覺圖像,讓這些看不見的聲音與感受化為可見的視覺風景。
今日開館 09:00 - 17:00
60045嘉義市西區廣寧街101號 (地圖位置)
+886 5-227-0016
art@ems.chiayi.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