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噴水。樹林。諸羅山的山跤》—校園藝術扎根成果展
2024/12/03 - 2024/12/15
本展為嘉義市立美術館113學年度校園藝術扎根計畫之學生創作成果展,今年度的主題《噴水。樹林。諸羅山的山跤》( Phùn-tsuí, tshiū-nâ, Tsu-lô-san ê suann-kha),指出教學與學習不僅發生在教室中,更在我們的日常環境中。 今年度的校園藝術扎根計畫為了將「嘉義的變與不變」帶進課堂,五位生活於嘉南地區的青年藝術家,帶領五所嘉義學校的學生將過去、現在、未來的生活軌跡重疊,藉由觀察來發現城市多元面向的發展脈絡。學生們運用不同的材質肌理與創作方法,擴展對家鄉的想像。 此次展出,可以看到北園國小學生們認識「桃城」與生活環境、林森國小學生創作的小火車及各式山產、育人國小學生透過觀察校園空間所製作的校園紀念品、北興國中學生探討現已消逝空間的過往記憶,以及華南高商學生在認識嘉義樹木園的原生種與外來種植物後,創作的羊毛氈偶。 自2020年起,嘉義市立美術館推行校園藝術推廣計畫,至今已邁入第五年。課程主題從美術典藏、嘉義歷史、當代生活,延伸至城市記憶。藝術家們帶領師生回望過去,對比今昔,展現出對城市的深刻觀察。本次展覽也邀請您,透過學生的視角重新審視熟悉的空間,以藝術的方式探索「嘉義」的城市軌跡。  
本館4樓文化沙龍
起始的地方-謝牧岐個展
2024/11/12 - 2025/01/12
畫家的創作起點從來不是孤立的,它需要與外在世界產生關聯,這種關聯可能來自一本書、一幅畫,或與某個人的交流。這樣的互動逐漸沉澱為畫家個人的生命經驗,成為創作中的基礎和脈絡。這種脈絡不僅是個人的生命故事,同時也能延伸,成為藝術史的一部分。 對畫家而言,藝術史意味著什麼?它是一個外在世界的複雜結構,多數的繪畫創作,都必然是在延續、推翻或創新的過程中與過去對話。畫家透過模仿、對比、參照和挪用經典繪畫,走上了「為了前進而回頭」的創作道路。這樣的創作方式,也體現在謝牧岐近年的作品中。他從台灣藝術史中的經典作品汲取靈感,將這些經典作為參照,演繹自己在文化和繪畫題材上的探索,並因此開啟了全新的繪畫邏輯。透過反覆思索與消化他者的作品,謝牧岐逐漸形成了屬於自己的獨特風格。 《起始的地方》這場展覽的命名,源自謝牧岐2006年的作品《沒有起始的地方》。這樣的命名轉變,象徵著他創作心境的變化,也是他對繪畫創作的深層整理與探索。他所採取的創作方式,像是為過去的作品續命,抱持著反覆創作的心態,嘗試在多次的操作中看能否產生新的表現。因此,謝牧岐追求的不是固定明確的風格,而是一種可以不斷操作的繪畫邏輯與題材,讓他能夠回到最初學習繪畫的那份純粹。
側棟二樓特展廳
今日開館 09:00 - 17:00
60045嘉義市西區廣寧街101號 (地圖位置)
+886 5-227-0016
art@ems.chiayi.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