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展場內,我們可以看見嘉義國中透過對歷史的爬梳,以及對陳澄波生平的追尋,所進行的創造性書寫,最後集結成四冊詩集。在這些詩集中,藉由文字與圖像創作,我們也能看見創作者們如何開始對一幅畫、一個歷史事件與一位故人產生感受,並用自己的話語將其說出。
在大同國小與北園國小的作品中,看到這片土地上現有的日常與過去的場景,創作者們結合自己現在的生活與未來的想望,以拼貼的方式,將這些具備時間跨度的圖像,濃縮在一個畫面裡頭。
嘉義女中的作品裡,我們看見在巨型的畫紙上,留下了身體運動過後的痕跡,痕跡的來源是一套經過設計的動作,提自於前輩畫家們的作品中,所出現的元素。而這些痕跡卻也同時開展了別的意涵,帶領我們去想像:「這道痕跡可以是一抹顏料的再現;或者是我們可以用什麼方式去經驗這個顏色。」。
在展場裡頭不斷發出細碎聲響的,是興安國小的創作者們所製作的白鶺鴒,創作者們從都市野鳥生態的角度切入,想像以鳥隻的視角看向一幅畫作,並進行一則短劇的編寫與錄製,來告訴這些畫裡頭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這些聲音瀰漫著整個展間,如群鳥齊鳴,嘰嘰喳喳難以辨識,但只要仔細聆聽,我們也會聽見其中的次序,並帶走一個屬於自己與畫都的故事。
在這次的成果展覽中,議題從歷史到生態,媒材從平面到電子裝置,皆呈現了從材料到身體,各自不同的說話方式。每一位藝術家講師,都帶領著創作者們,在課程的發展中進行探索,也引導創作者們用自己的方式,轉化成一件具體的作品,這裡面蘊藏者對於「畫都」的當代想像,也是將土地、語言與人的連結,變得更加親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