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別於以往展品的形式,本次展覽挑選了當代藝術家的作品,透過錄像、裝置、雕塑、繪畫甚至是體驗,來一同討論《2222》這個極其龐大的主題。從標題乍看之下會以為僅是對200年後的想像,然後這不是屬於單一時間斷點的命題,而是期望在這200年的時間過程中探討人類宏觀紀元的暗號。此次的嘗試同時也是啟發觀眾對藝術想像的開端。充斥在展覽中的暗示、符號、隱喻,都不是一眼瞬間可被感知的。這些暗示透過時間及更多的生活經驗,轉換成直覺,變成超越語言的感受,藝術家的作品不過是一道媒介、一段引言,引領著觀眾去注意生命中那些細微又捉模不定的情感變化。
本次展覽由策展人黃彥穎策劃,策展人依據樓層分為三個區塊-櫥窗、客廳、房間,由進入建築的順序暗喻這三個區塊的作品從社會逐漸發展到個人經驗。一樓由藝術家黃慧妍、張明曜、黃萱的作品來探討人類物種與當前文明的依存關係,而櫥窗的想像暗喻著我們最容易接收到的社會訊息,觸手可得且充斥其中。二樓則是針對藝術家之於生命經驗的轉譯,來探討暗號與暗示性的互文型態,由賴志盛、蘇育賢、陳敬元、江忠倫、何采柔各自擅長的跨領域媒材回應種種現實切片,客廳象徵著中繼站的概念,在迎賓和個人之間游移,擁有更多的彈性和空間去回應展覽主軸。三樓以個人經驗作為日常測量的獨白,藝術家李傑以現地製作的創作方式在空間中利用物件影像構築畫面,以日常媒材漸進至美學又回到獨白的荒涼,正是「房間」一詞擁有的私密性所能回應的藝術場域。
展序上不僅是展覽區塊的分類,同時也體現了多位藝術家的思想過程,如同前文所提到,作品彷彿就是一段序,他為觀眾建構了更多想像而非限制,去描繪各自對過去、現在、未來的社會輪廓。在充斥暗示和混亂符號的社會,我們隨之麻痺,對於一些生命的暗示也漸漸無法接收到訊號,這次透過作品我們一同開啟新的感知方法,在觀展過程中重拾對於當代間的種種想像並擴延與對話。
2022年的暑假,邀請你來嘉義市立美術館一同接受這份感知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