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禁山14號-劉千瑋個展
2022/02/26 - 2022/04/10
《禁山14號》是一個關於一棟房子的藝術計畫:一棟臺灣早期農村社會隨處可見的住居建築;一棟藝術家小時候隨著祖父母在稻田邊的玩樂所;一棟別具時代意義卻已頹圮多時的老房;一棟混雜著稻梗稻殼的黃土色牆面、頂著黑灰色的斜瓦屋頂、僅有一層矮樓、座落在苗栗苑裡的田間,聽聞總是冬暖夏涼的「土埆厝」(thôo-kat-tshù)。   關於「土埆厝」的生活記憶,應該是土生土長的都市人完全沒有的。就算在(無論城鄉)新房高樓隨處起的今日,穿梭在苗栗苑裡的鄉間,仍可見到不少這樣的建築。它們大部分看起來早已無人使用,塌陷的屋頂與崩落的土埆被雜草圍繞;少數貌似尚有著田間的倉儲或休憩功能,被硬敷上了水泥牆面;偶爾幸運的話,也會遇見一兩間受到妥善照顧的土埆厝,方正乾淨的,就像小時候畫房子會畫出來的,有著斜斜的屋頂、一層樓,門開在正中間的那種房子。(不知道現在的小朋友畫的還是不是一樣的房子?)而這些散居在臺灣鄉間,隱隱約約反映著農村經驗的土埆厝,似乎更像是一種歲月靜好、不合時宜的生活與文化想像。   「沒人住的房子壞的快。」面對歷經家族三代變遷、幾近頹圮,早已脫離當代日常的「劉家土埆厝」,親友鄰居間談/看到都說該留,但又不知要怎麼留。的確,從就地取材的用料方式、街坊相助的搭建工法,到住宅內外的空間規劃,土埆厝不僅是正在消逝的漢人常民建築,也是混融臺灣早期農村社會的經濟、文化、產業、勞動與生活記憶的集合體。然而,這種難以列入文資保存,又屢因島內自然與環境變遷逐日「劣化」的建築,究竟該留、不留,怎麼留?又或者說,什麼要留、要留什麼?   面對這難解的「房產」,劉千瑋選擇了用藝術來解。2016年,這間土埆厝從「錦山14號」的地址登記建物轉變成《禁山14號》的藝術物件(「禁山」為當地地名舊稱,泛指苗栗苑裡鎮的郊山「禁山」周邊)。無論是老屋的屋瓦、土埆、結構材,或是屋內的掛飾、海報、日用品、土蜂巢,只要是土埆厝的,都被劉千瑋收集與歸檔成《禁山14號》的後續研究與創作材料。直至今日,這棟走過了百年的房子,在藝術家反覆——採集、破壞、修復與再製——的「排練」(rehearsal)之下,已逐漸從容納個人歷史的家屋、紀錄農村社會的常民建築,轉化為展示公共與私人經驗的「情境文物」。   文化如何保存?經驗如何文獻(archiving)?我們所認知的文物價值,又建立在什麼樣的分類系統?以文化內容與生命經驗的可文獻性與不可文獻性為題,踏入2022年的嘉義市立美術館特展廳的《禁山14號》,將如何以藝術情境再現記憶場景?又或許,劉千瑋帶來的,將不只是一項藝術計畫,也是一場「類藝術/真文獻」的文物保存行動。   文/ 鄒婷
側棟二樓特展廳
遊園-山林、孔雀、再自然
2021/12/18 - 2022/02/27
今年嘉美館「+1藝術基地徵件計畫」的進駐主題「再連結.再導向」(Re-connecting and re-directing),以徵求當代藝術、實驗性質創作/展演或計劃,其內容以在嘉義進駐期間進行的現地製作(Site-specific Art)為主,希望以嘉義的城市紋理、生活和特質,將其創作內涵轉化為作品或展演,進而梳理、活絡、翻轉嘉義的藝術與人文精神,讓跨領域藝術思維能夠交互碰撞,使嘉義藝術生態及文化資源能更加豐富且多元。 邱雍晉《海拔2216的風景輪廓》 以Mapping計畫進駐嘉義市立美術館「+1藝術基地」,探尋嘉義百年地方脈絡及自然樣貌,反思地方風景所給予的刺激,梳理這般城景的聚集與消融。 風景是自然的嗎? 阿里山林業鐵路,從嘉義市中心出發,鐵道車廂逐站爬升的海拔高度,途經郊區森林、茶園、檳榔樹。一片展望無際的山際線,在時空推移中,成為在地賴以為生的經濟產業,恰似美好的風景,更是不容忽視的『真實的地景』,這樣的真實紋理,顯化著人與自然,交織著經濟循環的演變,也影響著一個城市的發展。 蔡咅璟《珍鳥園計畫》 珍鳥園計畫源自於藝術家童年時期全台各地曾大量的設置珍鳥園與奇獸園的記憶,隨著日換星移這些曾經大量設置的鳥籠獸籠幾乎都已拆除,而這些曾經被人們喜愛的動物,他們的消逝卻鮮少被記錄下來,此次進駐創作便以當時最被廣泛飼養的孔雀出發,藉由工作坊形塑一條記憶的路徑,勾勒出關於珍鳥園的想像,藉此探討人與眷養動物之間的關係。
古蹟棟3樓
更名者遊途
2021/12/04 - 2022/02/27
以豐富農林資源為人所知的嘉義,在百年前也曾是最富有政治、文化與藝術能量的區域之一。作為日治時期雲嘉南地區的政經與醫療重地,百年前的「臺灣文化協會」在嘉義發展出的各種思辨活動不但有著豐富的藝文形式,更同時具備農工運動的特質。 在12月4日即將開幕的 #更名者遊途 計畫中,藝術團體 #太認真 將在#嘉義市區 中尋找、標記、揭露或是重構百年前文協在嘉義的各種記憶,並透過雕塑、語音、平面圖像、裝置、工作坊和游擊式參與等不同手段,以當代視角重新思考日治時期以來臺灣所面對的 #現代性 與 #公共性 等議題。 而本次的街區藝術計畫名稱「更名者遊途」,靈感來自於日治時期嘉義出生的作家張文環所著的《滾地郎》一書。在書中,因為社會與政治現實的需要而更改姓名這件事,不僅是主角們感到挫敗、矛盾和掙扎的導火線,更成了串起戰前與戰後臺灣所面臨困境的隱喻。 在文協推動臺灣「文化啟蒙」後的百年,臺灣是否真的走出了更名的迷途? 跟著我們,一起踏上這遊途吧。 ____________ 太認真計畫《更名者遊途》 嘉義文協街區走讀 展 期|2021.12.04(六) – 2022.02.27(日) 展 場|嘉美館 – 嘉義中正公園 – 木更 – 台灣圖書室 開 幕|2021.12.04(六) 14:00,嘉美館戶外庭院 指導單位|文化部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文學館 承辦單位|嘉義市立美術館 合作單位|台灣圖書室文化協會、木更Mugeneration 策劃團隊|太認真(郭柏俞、佘文瑛)、汪怡君、賴佩君 一百年後的今日,這座島上的人們,從未停歇步行在尋找身分認同的道路上。臺灣人在歷經各種政治、文化更名的迷途裡,是否還能在街道上清晰的辨識出彼此? 從「嘉美館」出發,這個計畫邀請你踏上這條自武裝抗日轉向以文化行動、結社與社會運動對抗時局的嘉義街區。透過1920年代臺灣文化協會(文協)所撐起的本土意識實驗場,我們將以現今的眼光回望,探索未來的新可能。 在臺灣面對現代思潮而風起雲湧的1920至1930年代,嘉義無疑是最富有政治、文化與藝術能量的地區之一。作為日治時期雲嘉南地區的政經、醫療與文化的重點區域,文協在嘉義地區的發展不僅常跟地方仕紳、醫師與文人緊密相關,也由於坐擁豐富農林業資源,使嘉義地區的文協活動不只具有都市特質,更同時發展出農工運動的特色。面對嘉義地區不同階層的民眾,文協成員也透過演講、文化劇、發行刊物、編寫歌謠等不同的溝通語言,為嘉義刻寫下本土思潮的軌跡。 然而,我們必須意識這些密集的文化活動,不僅僅是一連串的歷史事件而已——它們是對日本殖民「現代性」與「公共性」的回應,也是對於這兩個概念的臺灣主體性探求。透過嘉義街區裡遺留的日治時期地景,「更名者遊途」以散落四個地點的「黑雕塑」,交織探討臺灣自百年前便開始面臨的政治、社會、語言、文化與身分議題,並以虛實敘事混雜的聲音作品,串連、引導這些當代作品與嘉義歷史的對話。而作為一個街區中的藝術計畫,「更名者遊途」將熟悉的歷史物件重新置入城市空間,卻以「黑色」抽象化了它們之於人們的認知,除了企圖成為連接現實與歷史的入口(portal),也希望能藉此促使我們更新看待日常的眼光,找到重新挖掘城市紋理的方法。倘若我們對那個年代已經失去太多的視覺記憶,不妨透過其他的方式重新喚起「真實」。  
嘉義市立美術館庭院、嘉義中正公園、木更Mugeneration、台灣圖書室文化協會
今日開館 09:00 - 17:00
60045嘉義市西區廣寧街101號 (地圖位置)
+886 5-227-0016
art@ems.chiayi.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