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展覽專輯 | 捕風景的人-方慶綿的影像與復返
《捕風景的人—方慶綿的影像與復返》是以嘉義攝影師方慶綿的山岳影像為核心、結合當代影像工作者與嘉義市立美術館策展小組所開展的復返行動而構成的展覽。首先,聚焦於方慶綿的山岳影像,以他早期使用玻璃底片拍攝的玉山照片,還有部分以黑白負片所攝之阿里山影像為核心,追尋新高寫真館的歷史,重探近百年前影像的意義。其次,以地理空間的路徑為軸線,錨定方慶綿戰前的登山路徑與攝影視線之觀察位置。最後再以身體行動、動態與平面影像、口述訪談與文字等媒介,觸發歷史與當代的辯證關係。本展場中,此一多重之「影像的復返」,將以明信片字卡的形式穿插展示於方慶綿的影像和物件之間,同時也以方慶綿長子方重雄的口述聲音穿梭其間,為此一早期珍貴影像生產作為見證性的視角與重要索引。 005市長序 / 黃敏惠 Preface by the Mayor of Chiayi City / Huang Ming-Hui 006方慶綿影像的復返與再凝視|賴依欣Revisiting and Re-gazing Fang Ching-Mian’s Photographs/ Lai Yi-Hsin 008寫真登山攝影在地-方慶綿的多重象徵|陳佳琦Shashin, Mountain-climbing, Photography, Locality:Multiple Symbols of Fang Ching-Mian/Chen Chia-Chi 014從方慶綿到獵風景的人|廖修慧From Fang Ching-Mian to Landscape Hunter/Liao Hsiu-Hui 020展覽論述Statement 024第一章Chapter One 038方慶綿的影像與復返啟程Set Off for Fang’s Photography and Revisit 052新高寫真館與方慶綿Hsin-Kao Photo Studio and Fang Ching-Mian 060高山風景前的登山準備Mountaineering Preparation 066第二章Chapter Two 070影像復返團隊:一路上的風景The Photograph Revisiting Team: Scenery on the Way 084方慶綿的山岳攝影Mountain Photography of Fang Ching-Mian 106第三章Chapter Three 112影像復返團隊:獵風景的人The Photograph Revisiting Team: Landscape Hunter
館刊〈回歸線〉|Vol.009|共創的美術館
2022 年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提出討論多年的博物館新定義, 明確指出當代社會中的博物館機構應更朝向公眾,且具易近、包容、 永續、溝通等開放性特質,這也是藝文相關機構近年不斷思考的重要 提問。本期專題「共創的美術館」邀請到對此長期關注,同時也參與在展演機構、藝術教育等第一線現場的作者分享。 004|共創的美術館—賴依欣 An Art Museum of Co-creation. Lai Yi-hsin 010|從藝術共融到社會性基礎設施──在不同向度的想象中打造共同期待的未來—謝以萱 From Arts Inclusion to Social Infrastructure ─ Creating a Collectively Expected Future through Different Dimensions of Imagination. Ruby (I-hsuan) Hsieh 024|與公眾相遇的途徑──當代社會下,博物館、美術館的再次定義—孫世鐸 The Pathways to an Encounter with the Public ─ Re-defining Museums and Art Museums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Sun Shih-to 036|傷痕與神奇的故事 ──生產敘事,成為自身位置與世代的言說者—李欣潔 Stories of Wounds and Wonde ─ Producing Narratives to Speak for One’s Position and Generation. Emily (Shin-jie) Lee 066|未竟的博物館教育改革──藝文民主的矛盾與平權難題-鄭安齊 The Unfinished Reform of Museum Education ─ Contradiction and Predicament of Equality in Cultural Democracy. Cheng An-chi 072|館藏的物,指標的政治──荷蘭民族學博物館的導覽與觀眾連結—洪芷寧 Objects in Museum Collections and the Politics of Indicators ─ Guided Tour and Audience Connection at the National Museum of Ethnology in the Netherlands. Hong Tze-ning 080|在流動中尋找學習的替代方案 ──以策展自學社群「一群人的自學」為例—孫以臻 Searching for Learning Alternatives in a Fluid Manner ─ The Example of the Curatorial Self-Teaching Community –“Selves-Educating”. Sun Yi-cheng 086|美術館的生物通行證──淺談策展、創作、展示共構的生命倫理—林承緯、曾哲偉 A Bio Pass in the Art Museum ── A Preliminary Discussion about the Bioethics Co-constructed by Curating, Creation, and Exhibition. Tseng Che-wei 092|在自發性的行動中分享故事 ──專訪「嘉義美街圖鑑」總策規劃團隊木更 Mugeneration—王瑀 Sharing Stories through Autonomous Actions ─ An Interview with the Chief Curatorial Team of “LOST & FOUND” – Mugeneration. Wang Yu 102|作品中的遷徙、流轉及時空交錯的時代意義 ──專訪「鄉關何許?」策展人白適銘—林怡秀 Historical Meanings of Migration, Change, and Crisscrossing Time and Space in Artworks ─ An Interview with Curator Pai Shi-min of Painted Identity of a Homeland. Lin Yi-hsiu 106|飛行,或者跳躍──北園國小的藝術教育推廣計畫—陳含瑜 Fly, or Jump ─ The Art Education Outreach Program of Pei-Yuan Elementary School. Chen Hanyu
館刊〈回歸線〉|Vol.008|我們在此相遇
從 2020 至 2022 年,臺灣與世界共同經歷為期兩年多的疫情時期,隨著防疫政策和各種空間的解封,2023 年起的這半年來,開始明顯感受到各種不同的藝術展演在島內百花齊放,國際交流也隨著邊境解封產生多種形式。在這一年間,嘉義市立美術館嘗試站在這變動時代的節點中展開新的思索,透過多重的展覽和推廣活動,思考藝術家如何以創作回應其所身處的變化,並將自身的經驗轉化為創作中的各種可能性。 今年,嘉義市立美術館以「在變動時代中的創造」為年度主題,探問當代藝術在移動與變遷過程中所產生的創作,以及在其中對話的可能性。本次主題展與天美基金會共同主辦 ,展覽以約翰.伯格(John Berger)的文學作品「我們在此相遇 Here is where we meet」為題,借喻在生命中不同階段的相遇。 目次 004|在變動時代中以創造相遇-賴依欣 Creating Encounters in Times of Change. Lai Yi-hsin 專題/我們在此相遇 Feature / Here is where we meet 010|聚合又分散──我們在•此•相遇-黃又文 Merging and Dispersing ─ Here Is Here Is•Where•We Meet. Erica Huang 024|「我們在此相遇」中的交集路徑──專訪策展人黃又文-陳晞Intersecting Paths in Here is Where We Meet─ An Interview with the Curator Erica Huang. Chen Hsi 038|如果荒謬事件可以兌換成哩程數── 一位策展人的國際藝術交流工作筆記-高森信男 If Absurd Events Could Be Exchanged for Mileage ─ A Curator’s Work Notes on International Art Exchange. Nobuo Takamori 050|他方就在此處──藝術進駐計畫的研究與實踐-李欣潔 The Elsewhere Is Here — An Art Residency Research and Practice. Emily (Shin-jie) Lee 056|如果航行有方向──根特、圖爾寬、阿姆斯特丹的藝術機構駐留筆記(2019-2024)-陳琬尹 If Sailing Is Directional ─ Notes from Residencies at Art Institutions in Ghent, Tourcoing, and Amsterdam (2019-2024). Chen Wan-yin 062|離開或許是為了再次回來──從 Other places到 Our Place-鄭亭亭 Leaving Is Perhaps for Returning Again ─ From Other Places to Our Place. Cheng Ting-ting 068|我是一棵移動的樹──談 MASSIA 駐村經驗-謝茹安 I Am a Moving Tree── My Art Residency Experience at MASSIA. Hsieh Ju-an 076|意外的訪客──博物館裡的講師計畫-黃佳玉 Incidental Personi ─ Call for Artists. Huang Chai-yu 086|展覽的背後──專訪「定神—蒲添生臺灣頭人巨帙」策展人許遠達-王瑀 Behind the Exhibition ─ An Interview with Curator Hsu Yuan-ta of Materializing the Spirit: The Epic of Pu Tian-Sheng’s Taiwanese Luminary Busts. Wang Yu 092|出稼入嘉──「小澎湖」與「小副瀨」的移民-陳奕達 Leaving Home to Work in Chiayi ─ Migrants in“Xiaopenghu” and“Xiaofulai”. Chen Yi-ta 098|後湖公園裡的印尼武術班卡西拉(Pencak Silat Pencak Silat)-林怡秀 Indonesian Martial Art“Pencak Silat”in Hohu Park. Lin Yi-hsiu 106|沿續行走的路徑──如何穿越城市、前往美術館-陳含瑜 Continuing the Path of Walking─ How to Traverse the City to Visit the Art Museum. Hanyu Chen
館刊〈回歸線〉|Vol.007|擴延的對話
本期專題以「擴延的對話」為題,回應展覽作品之間如何藉由策展方法,產生出得以彼此詮釋的抽象空間。本展策展人楊佳璇除了導讀張義雄、江寶珠作品,也指出兩位創作者雖然是夫妻關係,但兩者的創作方向仍隨著個人自身生命階段的轉變,而有截然不同的發展面貌。當代藝術評論者與獨立策展人蔡明君則以「身體」為題,回看過往在學校裡曾為師生關係的陳哲、侯俊明,在兩位皆以身體為主題的創作者之間,觀眾如何藉由觀察這些「身體」與彼此作品的對話過程,想像自己與身體的關係。藝評人凃倚佩以「陌異的贈予」為題,描述李錦繡與何明桂作品中,那些帶有陌生、神秘與回憶質地的敘事時刻,而在這樣唯有透過創作才能開啟的空間和時間中,作者也透過書寫,跟隨著藝術家們走入名為創造性的神秘場域。 004|美術館作為想像擴延與藝術對話的觸發者-賴依欣 Art Museum as a Catalyst for Expanding Imagination and Artistic Dialogues. Lai Yi-hsin 010|對影的物.人.景──張義雄、江寶珠,溢於畫筆外的內在情感-楊佳璇 The Mutual Reflection of Objects, Figures, and Scenes—Overbrimming Inner Feelings from the Paintings of Chang Yi-hsiung and Chiang Pao-chu. Yang Chia-hsuan 024|與一副身體的關係──陳哲、侯俊明,繪畫中的身體互視-蔡明君 The Relationship with a Body—The Mutual Gaze on th e Body in the Paintings of Chen Che and Hou Chun-ming. Tsai Ming-jiun 038|陌異的贈予──李錦繡與何明桂作品中的創造性場域-凃倚佩 The Gift of Unfamiliarity —The Creative Site in the Works of Li Jin-xiu and Ho Ming-kuei .Tu I-pei 054|那夜,我們未曾自夜闇的酒館離開──專訪「你哥影視社」-黃資婷 That Night, We Never Left the Pub in the Dark—An Interview with “Your Bros. Filmmaking Group”. Huang Tzu-ting 062|跨學科的共學與當代策展──專訪「一群人的自學」-王瑀 Interdisciplinary Co-learning and Contemporary Curating—An Interview with “Selves-Educating”. Wang Yu 068|從對話、傾聽到創造共居世界的行動──談《公民場域的藝術》的編書路-李欣潔 From Dialogue, Listening, to the Action of Creating a World of Co-inhabitance—On the Journey of Editing Art for (and within) a Citizen Scene. Emily (Shin-jie) Lee 074|我們還有好多話要說! ──談「無主之地」展覽中的檔案考古、影音叢林與在近旁說話-謝以萱 We Still Have So Much to Say!──Archive Archaeology, Media Jungle, and Talking within Earshot in the Exhibition of No Master Territorie. Ruby(I-hsuan)Hsieh 080|在嘉自學課──2022臺灣文博會中的沙龍漫談-林竹方 Self-learning in Chiayi—A Salon Talk in the 2022 Creative Expo Taiwan. Lin Chu-fang 088|獨木不林──以嘉義木業周邊經濟談裝裱產業文化-林薇、陳又瑄 A Single Tree Does Not Make a Forest—A Discussion about the Culture of the Framing Industry Based on the Peripheral Economies of Chiayi’s Timber Industry. Lin Wei,Chen Yu-hsuan 094|放送「小人物」,與嘉義的深度聊天──專訪管中祥、張欽智-陳奕達 “Nobodies” in Broadcast. Having an In-depth Chat with Chiayi—An Interview with Kuang Chung-hsiang and Chang Chin-chih. Chen Yi-ta 0100|本集沒有業配,嘉美館藝術廣播裡的創作導讀──專訪倪祥、馮志銘、張允菡-林怡秀 No Advertorial in this Episode. Creative Guides in Chiayi Art Museum’s Art Radio—An Interview with Ni Hsiang, Feng Chih-ming, and Chang Yun-han. Lin Yi-hsiu 0106|溜滑梯、攀岩牆和太空軌道──關於兒童教育展廳裡的抽象遊樂園-陳含瑜 Playground Slide, Rock Climbing Wall, and Space Orbit—An Abstract Playground in the Children’s Exhibition Hall. Hanyu Chen
館刊〈回歸線〉|Vol.006|一世紀的旅途
近幾年來,歷史檔案的梳理、如何建構屬於自身的藝術史等問題,成為當代藝術策展中被不斷反覆討論的主題。本期專題「一世紀的旅途」,首篇邀請獨立策展人高森信男自臺灣與亞洲藝術史在展覽中的再現及重構為題,分析「啟視錄:臺灣錄像藝術創世紀」(2015)、「秘密南方:典藏作品中的冷戰視角及秘密南方」(2020)、「未竟之役:太空.家屋.現代主義」(2021)等展覽,如何在大量檔案中延伸出當代的策展視角。而同為藝術家暨評論者的陳飛豪與陳含瑜,則自嘉美館策劃的「人.間」展與回應文協百年的《更名者遊途》走讀計畫,看見在以歷史/藝術檔案為主要基調的展覽中,不同領域的藝術家如何藉由外延的研究發現與現地製作,回應前輩藝術家在一世紀前的創作旅途。 004|美術史的探問,以參與而促發意義的再生成-賴依欣 專題/一世紀的旅途 010|歷史與檔案―― 臺灣與亞洲藝術史於展覽中的再現及重構-高森信男 026|人﹒間──陳澄波與畫都――兩個臺灣世代的「藝術跨域」-陳飛豪 038|地圖、留聲機與街區――《更名者遊途》嘉義文協街區走讀計畫-陳含瑜 跨域觀點 054|面對傳輸失真的三種可能手段-張紋瑄 060|復刻時代的觀影記憶:致憤青﹒文協百年紀念影展-林佑運 066|在機構需求與創作主體之間開拓新空間―― 從紀錄片《甘露水》淺談 Artistic Research 與藝術實踐-謝以萱 074|來聽大歡迎―― 在光道(Kng DAO)與銀河酒吧裡夜飲-林怡秀 連動實驗室 080|十年精粹――《陳澄波全集》的編輯與出版-張哲維 088|餽贈、脈絡與生態系――嘉美館的陳澄波書畫收藏研究-李書旆 閱讀嘉義 094|從街外到市內―― 1920 年代嘉義街的空間革命與文化啟蒙-陳世岸 100|特別演出――文協時代的電影院-林怡秀 話·畫都 106|走進美術館與畫都――「共融計畫—畫在美術館」-王瑀
館刊〈回歸線〉|Vol.005|疫異時代
2021年5月15日,臺灣因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全國進入第三級警戒,自全球疫情爆發以來一直相對平靜的小島,隨即像是被傳送進一個為疫情所包圍,在物理世界中人與人頓失連結,充滿未知的新日常。 本期專題「疫異時代」重新思索在疫情蔓延的異時代中,美術場館與展演的實體核心功能和意義,以及其藝術與知識生產、社會關係等各種創造性角色,在急速的變化中又如何產生各種的質變,而因應不同數位科技技術的溝通與創造性應用,亦擴張了哪些可能性。 序 04疫異的姿態 | 賴依欣 專題/疫異時代 010 走在擺盪的地平線上─在疫情期間重新想像我們與數位科技的關係 | 陳安捷 026 為何科學無法安撫人心─在不確定性中找尋認識病毒與新世界的途徑 | 王順德 038當疫情將我們向未知傳送─竹圍工作室、鳳甲美術館×金湯普森藝術中心、數位荒原與非日常時刻 | 陳佳蘭 跨域觀點 054與疾病脫鉤─藝術家創作中的病毒實驗 | 林沛瑩 060後疫情時代下的博物館近未來─觀眾「不在場」與數位內容的積極意義 | 李欣潔 066既是後台也是片場,疫情下的線上時裝秀─專訪APUJAN時裝設計師詹朴 | 謝以萱 074虛擬展場中的現實擴增─關於Taiwan NOW雲端會場與重塑的觀看行為 | 陳沛妤 連動實驗室 080超人遊戲、雲端老師和我的森林美術館 | 陳含瑜 典藏研究 088畫都嘉義─嘉義市立美術館近現代藏品調查研究 | 蔣伯欣 閱讀嘉義 094 走讀嘉義老醫館─回看醫館做為文化、藝術、公共參與核心的時代 | 陳世岸 100 嘉義醫會醫學雜誌中的診治與政治─淺談某種「嘉義風格」的轉換| 陳奕達 話.畫都 106越投入,越了解,越喜歡─記望向山林陳澄波戶外美術館親子導覽活動 | 劉翠屏
館刊〈回歸線〉|Vol.004|翻動城市異質體
本期專題「異質體」比喻位處城市中、被賦予不同身分、具實驗性格的藝術文化空間,相較於城市原有的發展,這樣的異質體如何與原有的脈絡銜接,甚至成為得以相互激盪的第三空間? 首篇由前臺北市市立美術館館長林平以「鐵道藝術網絡」、「閒置空間再利用」政策為例,細緻梳理臺灣在1990年代至今,面對鐵路高架化、都市發展軸心轉變,以及當前文化轉向的挑戰與危機。嘉義文史工作者陳世岸則從設計展所畫出的「文化新絲路」,回顧嘉義市從日治時代以來,都市現代化發展的文化路徑。最後在設計展進入倒數階段,嘉義市立美術館館長賴依欣與台灣設計師連線執行統籌邱乾珉,將嘉美館視為一座開放的廣場,討論參與在設計展中的美術館,如何跳脫原本的框架,去理解設計展所提出的疑問及想像。 接續專題的討論,本期【跨域視點】介紹倫敦,捷克及荷蘭設計節(週)體現這幾個國家的文化態度與城市價值,在地案例則為鳳甲美術館【連動實驗室】紀錄嘉美館2021年的共識工作營,希望美術館可以成為一座樓梯,拉近與觀眾之前的距離【典藏研究】以嘉美館典藏品林玉山《望塔山》中的時代風景為題,以及紐約MoMA美術館在疫情期間館務、及其他活動如何數位轉換【閱讀嘉義】單元則以鐵道的隱藏風景為題,最後【話.畫都】單元則以捕風景的人特展中,Lightbox攝影圖書室策畫的「山景變貌」,介紹策畫理念式選書。 序 04美術館,從城市異質體到第三空間 | 賴依欣 專題/翻動城市異質體 010 千禧之後,流變的文化地景─中央政策下的「鐵道藝術網絡」與「閒置空間再利用」| 林平 026 從絲路在思路─嘉義市現代化發展的文化路徑 | 陳世岸 040當藝術與設計在廣場相遇─台灣設計展v.s.美術館 |採訪整理:何柏儒、劉星佑 跨域觀點 052為設計撐一本大傘─對設計友善、永續發展的「倫敦設計節」| 謝以萱 058在任何「之間」─翻玩藝術,探索當代的「施泰爾馬克之秋」| 許維舉 064不只設計─體現文化態度與城市價值的「荷蘭設計週」| 李欣潔 070策展筆記─一個地方美術館策展人的工作與思考 | 葉佳蓉 連動實驗室 076從關鍵字出發─嘉義市立美術館2021共識工作營 | 林怡秀、王瑀 典藏研究 084林玉山《望塔山》中的時代風景 | 高穗坪 092 疫病年間的數位轉化與在地回望─紐約MoMA美術館 | 林怡秀 閱讀嘉義 098 那年暑假,鐵路邊的隱藏風景 | 龍怡安 話.畫都 106在風景裡,或者在風景外─Lightbox攝影圖書室裡的「山景變貌」| 陳含瑜
館刊〈回歸線〉|Vol.003|捕風景的人
歷史的回溯與當代的辯證,就像是一次次被按下的快門,詳實記錄過往的風景及人事物。本期館刊「捕風景的人」以方慶綿為專題,探看山林的開放與進入,詢問新高伯為何落腳嘉義、這座城市的特殊性,記引其身體心靈移動的路徑,爬梳自19世紀發明傳播到亞洲的攝影,在他的時代是如何演進發展,以及相關臺灣攝影的研究,並輔以相關人物訪談及規劃有國際攝影的跨域觀點。 首篇由影像研究者陳佳琦以臺灣1930年代為背景,就「寫真館的興起」、「臺人攝影師的崛起」、「民間業餘團體的興起」等面向,探問當時的攝影狀況。而長年整理、蒐集大量報紙新聞與廣告、雜誌期刊、寫真帖等文獻資料的攝影研究者蕭永盛,則透過資料中的線索逐步研究建構對日本時期臺灣寫真館的認識與發展。最後,影像創作者李旭彬分享了與方慶綿後代方重雄先生的訪問現場,以及在記憶的回聲裡,歷史影像如何在當代的場域中再次復返。 接續專題的討論,本期【跨域視點】將時序鎖定於1940年代至今,各國攝影者由早期商業攝影中所發展出的創作狀態。而在戰後的年代,柯達公司(Eastman Kodak Company)研發出的非專業人士相機所帶來的便捷性,也進一步改變相館的經營生態。創立於1936年的美國人像攝影製造商Lifetouch則在經濟大蕭條期間開始與學校合作學生照的拍攝,這種攝影方式也漸漸成為大眾的集體記憶。【連動實驗室】紀錄復返團隊的復返路徑,【典藏研究】以數位典藏的知識轉向為題討論,【閱讀嘉義】單元則專訪嘉義出身的林福地導演,分享早期臺語片時期與同鄉攝影師陳忠義、陳忠信兄弟共同工作的電影生涯,以及用鏡頭紀錄嘉義超過六十載、早期任職糖業公司、中視駐地攝影記者,而後不懈深研、學習攝影、紀錄片創作的賴澄茂老先生。 序 行山─歷史回溯與當代辯證 專題/捕風景的人 寫真‧臺灣‧一九三○|陳佳琦 繪像、寫真、留影—日本時期的臺灣寫真館|口述 蕭永盛 |採訪 陳含瑜 林怡秀 記憶的回聲─與方重雄的對談|陳韋臻 跨域觀點 徘迴一九四○─攝影師之眼與煙硝未至的鹿特丹|李欣潔 從攝影神殿到傻瓜相機─淺談歐美的攝影普及化|謝佩君 美式人像攝影製造廠—美國Lifetouch攝影公司與吳孟真的創作計畫|李欣潔 「昨日照相館」計畫─修片師林小姐與萬華今日照相館|謝以萱 連動實驗室 新高影像的復返—踏上方慶綿攝影的路徑|陳冠彰 典藏研究 數位典藏的知識轉向|王柏偉 閱讀嘉義 持攝影機的嘉義人─陳忠義與陳忠信的臺語片攝影生涯|王萬睿 影像散步逾甲子─專訪攝影家賴澄茂|林怡秀 話·畫都 由林成森—策展人專訪暨藝術交流創作營側記|蔣倪
館刊〈回歸線〉|Vol.002|辶反風景
本期由嘉義市立美術館開館啟航,開館籌備以美術館「+1」的參與式概念推展外擴連結,佇、看、聽作為教育推廣新嘗試,跨越白盒子內外。 開館首展《辶反風景》以藝術發展過程中對「風景」的思考為經,展出臺灣日治時期繪畫、館內典藏品及當代創作的景觀時間軸為緯,俯瞰不同時代藝術家對風景的詮釋與辯證,探問風景概念牽引出對媒介、觀看、現代性、政治、權力關係和地理邊界的思考,精描藉由風景改念重新觀看、理解人與環境的關係。 【跨域視點】看往英國Artangel、香港藝術館到英國泰特美術館、鳳甲美術館與北投計畫、高俊宏/許聖泓/王煜松的當代觀景。【連動實驗室】從城市出走,【典藏研究】嘉義公園寫生風景、【閱讀嘉義】的嘉義聲音計畫與嘉義市街動態風景、【話‧畫都】陳澄波與他的書畫收藏回望嘉義與城市。 藝術參與過程為本館重要價值之一,作為藝文體驗場,打開美術館建築,期冀本館成為嘉義市藝術扎根發展的動能核心,航向嘉義藝文城市的美術館時代。 - 專題/辶反風景 驚鴻、攝獵、深描—從風景寫生與詮釋中看地方疆域的生成|高千惠 「觀視」諸羅風景—歷史記憶、經濟活動與文藝的交疊|李知灝 從風景裡走來,回望己身—嘉義市立美術館開館展「辶反風景」|陳韋臻 跨域觀點 透過委託創作豐富公眾記憶,創造新的感性連結—英國Artangel|李欣潔 觀看之變:從「觀景 ‧ 景觀—從泰納到霍克尼」看風景的脈絡|蔡倩怡 另類在地領航員,地方美術館的定位與角色—鳳甲美術館與北投計畫|葉佳蓉 找回觀景窗—高俊宏、許聖泓、王煜松作品中的當代風景|蘇唯瑄 連動實驗室 前往風景的途中—從城市出走的創作想像|林怡秀 典藏研究 創造一座想像的公園—嘉義公園的寫生風景|陳世岸 閱讀嘉義 聲響軌跡與消逝的音景—許雁婷與澎葉生談「嘉義聲音計畫」|王萱 捕捉動態風景的兩種路徑|陳冠彰 話·畫都 筆墨精神與交友「線條到網絡—陳澄波與他的書畫收藏」|楊佳璇
今日開館 09:00 - 17:00
60045嘉義市西區廣寧街101號 (地圖位置)
+886 5-227-0016
art@ems.chiayi.gov.tw